比亚迪加速引领新能源重卡商业化“破冰前行”
从2015年首批纯电动环卫车投放北京,再到2018年纯电动泥头车在深圳规模化示范运营,当外界还在一次次质疑、论证纯电动重卡能否上路,比亚迪以智能环卫车、泥头车批量上线运营的成功示范,一次次打破人们的疑虑,也由此迈出了中国新能源重卡商业化运营的关键性突破。
2018年7月12日,“深圳市泥头车充电站首批样板工程竣工暨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规模化示范运营启动仪式”在深圳市龙岗坂田举行。该项突破在行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晚间新闻》到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等对此行业性突破进行了密集性报道。
“全球首批纯电动智能泥头车规模化运营”成为比亚迪的新标签,在这一次批量运营中,将有500台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投入市场,比亚迪引领新能源重卡商业化运营加速到来。
重视卡车技术,6年来低调成长、加速布局
低调成长、加速布局,自2012年7月比亚迪卡车项目组正式宣布成立,便紧贴公司电动化全球发展战略,将电动技术作为重点,并依照公司规划在全球布点、培育成长,实现了一个个新突破,创下了比亚迪卡车特色成长模式:2014年8月,卡车及专用车研究院成立;2015年9月,25台比亚迪电动环卫车亮相9.3阅兵仪式;2017年1月起,比亚迪携手北环集团陆续交付809台电动环卫车服务北京,助力北环集团车辆新能源化率45%以上,打造北京环卫电动化全球第一城;2016年6月,比亚迪拿下美国54台电动卡车订单,成为全美最大纯电动卡车生产商;2017年4月,比亚迪纯电动港口牵引车香港试运行;2018年5月,比亚迪斩获拉美最大纯电动卡车订单……
经过6年时间培育,比亚迪为纯电动泥头车带来了几大核心技术突破:
(1)车辆搭载全球首创电动集成桥总成。将驱动电机、自动变速箱和驱动桥整合,结构紧凑、驱动更为顺畅、提高传动效率,节省空间。
(2)车辆拥有双向逆变充放电技术。可实现车与负载、车与电网、车与车之间的相互能量转换,紧急时也可以给救援设备供电。
(3)车辆实现业界领先的轻量化技术。采用轻量化铝合金、PE、不锈钢等新材料,最大程度降低车身质量,提高车辆和续驶里程,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4)车辆配备全球领先的铁电池技术。通过QC/T743、UL1642和UL2580的安全认证;循环寿命长,电动车在生命周期内不需要更换电池。
(5)车辆更具智能化,依托公司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比亚迪泥头车集智能监控、疲劳驾驶行为监测、车辆偏离预警、盲区监控及雷达监测系统等智能化配置,打造多位一体的智能安全方案,极大缓解驾驶员开车疲劳,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6)车辆充电桩解决方案灵活,比亚迪可根据不同客户运营需要及应用场景特点,因地制宜,提供交流或直流充电方案,供用户灵活选择,解决用户顾虑。目前,在深圳,比亚迪打造了一套泥头车充电站建设规划,目前已在7个区建成首批14个泥头车充电站样板工程,可满足500台纯电动泥头车充电需求。而在未来,还将不断铺设,继续规划建设纯电动自卸车充电站,以满足3000台以上纯电动泥头车的充电需求。
集合“技术领先、产品高度智能、充电运营无后顾之忧”等优势,比亚迪提出的纯电动泥头车商业化运营全方位解决方案,得到了包括政府、用户的极大拥护。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利好趋势。对此,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松明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指出,“这是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的大事情,是利好事情。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不仅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比亚迪在全球技术门槛最高的新能源重卡领域,率先实现纯电动智能泥头车规模化运营,可谓恰逢其时,恰得其势。目前深圳市政府正在积极组织制定奖励补贴、路权保障、融资租赁政策标准,以及规模化应用时间表和路径图等,以共同推动城市更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鑫荣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振龙代表用户发言指出,这是一次从根本上真正解决泥头车行业的痛点。
多年来一直受困泥头车管理难、泥头车辆技术提升受限等影响,泥头车高排放、高噪音、易漏撒、易超速超载、环境污染严重、交通事故频发、监管难等弊端屡见报端,成为行业发展的难题、城市发展的顽疾。以深圳为例,近几年泥头车管理政策一直在收紧,也一直在积极引入各种更绿色环保车辆,推进市场更加安全、健康循环运行。
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的出现直击市场痛点,首次集中突破了绿色、环保、智能、安全等几大难题。从初期的试运营看,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经济环保效益明显,技术品质超出预期,智能监控、疲劳驾驶行为检测、车辆预警监测等智能化配置,大幅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能,方便公司日常管理。
天时地利人和,重卡纯电动化运营迎来新破冰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重视核心技术提升让比亚迪更加睿智、看得更远、看得更深。比亚迪带领重卡纯电动化迎来新破冰,离不开其多年来对技术的执着以及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了解。
走进比亚迪坪山汽车工程研究院,可以看见,比亚迪在提升车辆安全、可靠性、智能化等技术突破上的用心与投入。以EMC车辆电磁兼容测试为例,比亚迪建立了国内首个最大型商用车EMC测试基地,以全球顶尖技术标准投入,充分验证车辆各电器件功能以及对外辐射性等,车辆可以直接满足出口欧盟、北美地区。目前,比亚迪EMC实验室是国内第一家完全拥有满足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出口认证的EMC实验室,是第一家拥有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及轻轨车辆测试的实验室,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三轴主动加载的EMC测试能力。
而比亚迪坪山建设的NVH静音实验室,拥有8-9个实验测试平台,融入整车异响实验室,发动机噪声实验室,动力总成噪声实验室等,整体研发投入大,单场地建设就高达1.5亿元,将极大提升对车辆声品质的控制,给用户一个无噪音的用车环境。
也正是这些技术的点滴提升,让比亚迪车辆性能得到质的飞跃。从测试结果看,比亚迪纯电动泥头车在整车满载爬坡测试、满载半坡起步测试、涉水测试、泞泥路测试、充电测试、空车爬坡测试、装料测试、卸车测试、尾箱开关测试、空车半坡起步测试等方面均以出色表现完美通过测试,车辆品质优越性充分体现。
如今,在新能源卡车产品规划上,比亚迪已经打造包括T4~T10等载货车、环卫车、水泥搅拌车多平台,可随时根据市场需求拓展延伸平台车型。在Q系纯电动重卡牵引车上,则拥有Q1、Q1M、Q3M等多个车型,可以满足客户对牵引吨位、续航里程等不同需求。
有了成熟的纯电动环卫车,再加上这次面向使用环境最为复杂的渣土车突破,未来,比亚迪还将不断推进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车、港口拖头车、矿山车等实现试运营,完成比亚迪全系电动重卡产品的市场布局。
在产能方面,依托深圳及长沙基地,随着今年9-10月份新产品线投入,比亚迪卡车年产能将达3万台左右,并将随时根据市场变化实现全国性布局。而根据比亚迪电池产业规划,随着规模大、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的各地动力电池项目持续落地,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预计将达到60GWh,位于行业绝对领先优势。
领先行业的卡车技术储备、完善的卡车产品规划、充足的电池产能储备等,都将成为比亚迪在卡车领域开创新篇章的重要推手。
相对国外卡车巨头将在2019年初步推出新能源重卡产品,在技术门槛最高的新能源重卡领域,比亚迪已经遥遥领先,在市场上积累了3年多规模化运营经验。将重卡电动化着眼于每个实用的应用场景,比如环卫车、泥头车,以及港口用车等,比亚迪正在踏实一步步前行,也让其应对未来卡车电动化更加从容。
而据悉,在明年年底或2020年上半年,比亚迪还将推出全新的新能源卡车驾驶室,一改传统模式,创造新的变革。
新能源重卡应用条件愈发成熟,深圳模式将成为典范
对于新能源重卡的投入,率先吃螃蟹的第一批用户已经尝到其中的甜头,比如运营成本降低,比如企业更绿色环保形象创建,比如路权优势资源的提前享用等。在各种利好政策推动下,据悉深圳不少集团用户都在准备批量采购纯电动智能泥头车,而2018年将预计有3000台纯电动智能泥头车驶上深圳的街头。
从车辆技术实现看,比亚迪纯电动泥头车极大满足了用户提出的“长续航里程,使用便利性,车辆智能化管理”等多重运营要求。从运营成本数据显示,采用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百公里耗电约138度,平均电价1.2元,与普通燃油泥头车相比,每年因油电差价可节省8.6万元。
对于卡车新能源化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朗。泥头车场景的应用,再次证明电动卡车的优势。如今,比亚迪纯电动卡车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推广运营,投放超过2000台,并稳定运营了近3年。2017年初,比亚迪在深圳投入的10台Q1型牵引车,往返于比亚迪广东工业园之间,截止2017年12月,单车最高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了7万公里。
“稳健”探寻最适合的场景并提供合适的新能源卡车解决方案,让比亚迪在卡车领域树立起了一个个特色,也树立了行业内一个很难企及的高点。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在蓝天保卫战下,各大城市对于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已经达成共识。为力保“深圳蓝”可持续,2017年底深圳市推出《全密闭式智能重型自卸车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大力推进泥头车电动化;2018年4月,比亚迪再次推进《2018年“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政策文件,发声将加速在综合实施城区物流电动化、柴油车改造、绿色港航、绿色施工、绿色生活等十大工程实现绿色新能源,并细化分解了125项具体任务,共同护卫“深圳蓝”这张靓丽城市名片。按照进程,到2019年底,深圳市目前拥有的约1.3万台泥头车将有望全部更新为纯电动车型。
不仅深圳,在北京、雄安等地都在加强推进城市蓝天保卫战。在未来,卡车新能源模式创新,将是解决城市污染、车辆运营安全、司机运营担忧等问题的重要推手。因为随着机动车排放污染的加剧,柴油车的污染防治已然成为无法逃避的话题,在全国范围内,占机动车保有量7.8%的柴油货车,则贡献了高达57.3%的氮氧化物和77.8%的PM。而从2017年销售数据看,目前在14-100吨重卡的111.69万辆总销量中,新能源销量仅为600辆,电动化比例仅为0.054%,新能源化进程需要加速推进。
正如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讲话中说到:比亚迪多年来一直致力推进技术门槛最高的新能源重卡产业革命,并在行业内率先将新能源技术应用于重卡自卸车领域,实现纯电动泥头车规模化运营,是希望通过这种技术创新,满足人民更美好生活需求。
关于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特点:
比亚迪纯电动智能泥头车T10ZT整车尺寸9610*2550*3110mm,最大爬坡度50%,上装采用新型U型货箱,容积10.6m³。
由于泥头车运输环境和使用环境更为恶劣与复杂,比亚迪针对纯电动泥头车的续航里程,爬坡能力、涉水深度及防水性等多方面从研发初期到实地应用,做过多次实地工况测试,车辆涉水深度达到350mm,经过实地考察65处工地及受纳场,水坑积水深度均低于350mm;所有电子元器件防护等级均按照IP67标准设计及制造,完全可以适应工地及受纳场的工况环境。
为保证续航能力,大梁内侧装备容量达435kWh的电池组,使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的综合续航里程达280公里以上。若早晚高峰期限行时段补电,则续航可达500公里以上,能够完全替代日常燃油渣土车。
车辆搭载比亚迪的驱动集成桥以及六合一电机控制技术,同时还配备了6挡AMT变速机构,更有利于比亚迪T10ZT纯电动智能泥头车在恶劣工况下行驶。
另外,比亚迪T10ZT车上还配备了两个直流120kW的充电口,两个充电口同时工作,最快2小时可以充满电。
此外,它还配置有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能将电池电芯温度自动控制在最佳温度范围,保证动力电池在不同环境下均发挥最优性能,同时延长动力电池寿命,满足车辆在不同地区全天候运营条件。
在传动系统上,车辆采用双电机+4档AMT变速器,可实现不同动力输出,在满足渣土车动力性要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使用经济性。并且车辆,配备比亚迪全球首创的电动集成桥总成技术,这套总成将驱动电机、自动变速箱和驱动桥整合,结构紧凑、在节省底盘空间的同时,也让驱动更为顺畅、传动效率更高。
同时,车辆搭载的智能监控、疲劳驾驶行为监测、车辆偏离预警、盲区监控及雷达监测系统等智能化配置,极大缓解驾驶员开车疲劳,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也方便用户单位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