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张强:纯电动轮式装载机发展迅猛 今年一季度销量已超 1 万台
2025年5月15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东风汽车集团共同主办的“推进高端化 迈向智能化 提升专用车产业生态”的专用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2025)暨专用车科技展于十堰盛大召开。
大会上,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等发展路径展开深度探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动产品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强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并接受媒体专访,分享了柳工在技术研发、市场布局及产业生态构建中的实践经验,展现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动产品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张强
全球工程机械迎来深刻变革期 新能源化是趋势
张强指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期。从能源结构看,英国石油公司数据显示,2020 年后可再生能源呈大幅增长态势。在 2020 - 2024 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从 28% 跃升至 35%,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逐年递增。
基于此,柳工结合乘用车、商用车电动化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柳工凭借 23 年的海外经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油电情况进行细致比对,梳理出油电比,以此明确市场突破点与机会点。
在产品类型上,国际市场以中小型工程机械为主,国内则侧重中大型产品开发,中国品牌和国际品牌主要围绕挖掘机和装载机两大机类展开竞争。在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小型挖掘机因灵活便捷、适应复杂地形等优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而在国内大型基建项目集中的区域,中大型装载机凭借强大的装载能力和高效作业效率,成为工程建设的主力设备。
其中,在高端化发展方面,柳工以工程机械为核心,向小型化和大型化两端拓展。以挖掘机为例,小型机已从最初的 3 吨级突破至 1.7 吨级,更加适应狭窄空间和精细化作业需求;大型机则从 60 吨级跨越至 200 吨级,满足大型工程的重载施工要求。这种双向拓展不仅提升了柳工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也彰显了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
纯电动轮式装载机发展迅猛:去年年销量突破 1 万台
谈及中国工程机械现状,张强表示,政策端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自 2001 年科技部 863 计划起,一系列与电动汽车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去年工程机械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范畴,旨在淘汰大量低排放的国一和国二设备,推动行业向国四排放标准迈进,与道路车辆国六排放接轨。
在行业和产品层面,纯电动轮式装载机发展迅猛。去年年销量突破 1 万台,市占率达 26% 左右,今年一季度表现更为亮眼,销量已超 1 万台,市占率超 35%。柳工自 2014 年涉足该领域研究,并在八大应用场景进行推广。
标准化建设方面,柳工成果斐然。2020 年发布电动产品后,2022 年开始向标委会输出电动化标准,2023 年 9 月成立 TC334/SC3 委员会并成功落户公司。国家督办的 20 项土方机械电动化标准,从去年初到上周已全部审查完毕,远超常规标准发布周期,彰显国家对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大力推动。
此外,柳工还牵头提交电动土方机械术语议案,致力于突破电动国际化标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柳工联合行业内多家龙头企业,对电动装载机的电池容量、充电时间、作业效率等关键指标进行反复测试与论证,确保标准既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又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从工程机械到矿用车,柳工绿色创新成果显著
柳工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历史底蕴深厚。1958 年由上海技术人员支援广西柳州创立,如今装载机排名全球第一。2021 年 4 月 26 日,国家领导人参观柳工,给予其标志性装备制造业企业和成功国有企业的高度评价。柳工拥有 30 多条产品线,产品品类多但单品类产量不大。其产品涵盖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压路机等多个品类,广泛应用于建筑、矿山、港口等多个领域。
柳工在绿色化发展中堪称行业标杆。自 2014 年启动新能源研发以来,柳工从最初的油车改造起步,历经多年技术积累,已实现全系新能源产品的批量化生产。目前,装载机基本实现全系新能源化,挖掘机在 30 吨至 90 吨区间采用拖电或换电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技术路线。此外,柳工 30 多条产品线中,除装挖全系新能源外,其他产品线也均有新能源布局。其新能源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成为友商研究和比对的标杆,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绿色转型。
在电动化发展上,柳工经历四个阶段。2014 年启动项目,2018 年发布原型机,2019 年北京展上重型电动装载机和电动挖掘机惊艳亮相,此后开展标准化工作并实现装载机、挖掘机全系列电动化,目前已形成 11 个电动产品线。
针对履带式产品补能难题,柳工开发纯电、换电、混动等多动力模式,并进行电池研发。
柳工电动产品优势显著,全场景(八大场景)工况覆盖率达 95%,产品远销 60 余个国家,在印尼、非洲等地区深受欢迎,近三四年荣获 20 余项协会、政府颁发的荣誉奖项。在印尼的矿山项目中,柳工电动挖掘机凭借低噪音、零排放、高效作业等特点,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得到当地企业高度认可;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柳工电动装载机适应复杂路况和恶劣环境,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采访中,张强表示,柳工在矿用车领域,新能源发展呈现出独特优势。重载下坡工况因势能补电特性,使得新能源矿用车在特定场景下无需频繁充电,运营成本显著低于燃油车。随着动力电池材料成本的大幅下降(从 2021 年的 60 万元 / 吨降至如今的不足 10 万元 / 吨),整车成本持续降低,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矿用车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柳工矿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与装载机持平,且在海外市场表现突出。在非洲、印尼等地区,中资机构的带动以及当地政府环保政策的推动,使得柳工新能源矿用车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印尼为实现 “2030 年减排承诺”,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为柳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关于未来规划,矿用车被柳工视为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在新能源领域,轮式车辆(如装载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矿用车紧随其后。尽管履带式挖掘机因补能问题尚未大规模电动化,但一旦补能瓶颈突破,凭借其全球 50% 以上的市场存量,电动化进程将迅猛推进。此外,后市场的油改电模式探索以及旧机电动化改造,也为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展望未来,柳工将持续推进绿色创新。在零部件领域,深入研发电池、控制器及新构型,突破传统油改电方案。尤其在液压系统方面,开展分布式液压研究,旨在降低能耗。
同时,柳工将加快智能化进程,在电动化基础上,全力推进单机、多机、协同、云端等智能化建设,以应对行业迅猛发展的势头。
柳工正加速“以智慧绿色,机械延伸人类力量”!